酒店環境室內設計的布局隨酒店的基地條件、周圍環境狀況、酒店等級、類型等因素面變化,根據客房部分、公用、行政後勤部分的不同組合,其酒店設計的布局也可概括如下幾種方式:
1.分式布局
總平面以分散式布局的酒店,基地面積大,客房、公用、後勤等不同功能的建築可按功能分區分別建造,多數低層,建造工期短、投資經濟。其各客房樓可按不同等級采取不同標准,有廣泛的適應性。迎賓前性質的酒店爲接待不同國家的首腦的安全起見,常設幾小樓。建于50年代的北京友誼酒店占地達20.3公,五樓6-7層客房樓共有客房近3000間,還有1200座的禮堂、1000多座的餐廳、會漢樓等,總體爲分散式對稱布局,采用傳統建築形式的客房棱被郁郁蔥蔥的綠化村托著,環境優美。
分式布局也存在設備管線長、服務路線長,能源消耗增加,管理不便等問題。同按小樓配備服務員與工作模數相差較多,增加了服務員人數,不夠經濟。
2.水平集中式
風景區酒店總體布局常采用水平集中式。客房、公共、餐飲、後勤等部分在水平方向連接,按功能關系、景觀方向、出入口與交通組織、體型塑造等有機結合,庭院穿插其中。用地較分散式緊姿。各類用房可按不同的結構體系、跨度、層高設計,分別施工。客房樓多數爲低、多層,吸取當地建築傳統進行新的造型創作,客房與公共部分有良好景觀與自然采光通風條件。
3.豎向集中式
適于城市中心、基地狹小的高層酒店,其客房、公共、後勤服務在一建築內豎向疊合,垂直運輸靠電梯、自動扶梯解決,足夠的電梯數量合適的速度與停幕方式十分重要。豎向集中式,由于結構的限制,對公共部分大空間的設置有一定難度。